杨洁勉来校指导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交叉共建
  • 文:   摄:
  • 2025-09-16

本网讯 9月15日,我校区域国别研究院名誉院长、高端智库建设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来校,围绕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交叉共建及研究方法开展两场专题讲座。

上午,由区域国别研究院、区域国别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讲座在白云山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杨洁勉以“区域国别和国际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茅银辉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传添发展规划部部长、科研部部长陈平,区域国别学部主任陈伟光,我院名誉院长、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唐小松,我院副院长吴艳、臧宇,党委副书记陈健等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茅银辉主持讲座

杨洁勉结合自身学术经历,深入阐释了人生规划的“三种境界”、高校职业发展的“三位一体”以及区域国别和国际关系学科的“三重任务”。他指出,国际问题研究应当以扎实的基础学习为根本,涵盖历史、政治、法学、经济、语言等多学科知识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创新。

在谈到实践与应用研究时,杨洁勉强调,学者应当“要做外国通,先做中国通”,既要深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又要紧密服务国家战略,真正实现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结合。针对当前学科发展,他指出,区域国别和国际问题研究不仅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联动,更要注重战略研究的突破,尤其要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构、全球治理议题研究以及国际传播方面不断开拓。

讲座现场

在答疑环节中,杨洁勉耐心回答了与会学生关于研究方法、职业发展与战略思维等方面的提问,鼓励大家既要脚踏实地,打牢学术基本功,又要胸怀世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下午,由区域国别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商学院共同主办的区域国别大讲堂第6·MBA大讲堂第151讲在白云山校区第教学楼丝纺讲堂举行。杨洁勉区域国别学科‘国别专业’和国际关系学科‘国别方向’的异同比较和交叉共建”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张红明教授主持,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何传添商学院党委书记肖锋,我院院长茅银辉等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

杨洁勉指出国别专业与国别方向在核心内涵上存在基本相近之处。二者均强调实践导向,注重田野调查与实地研究,推动理论与理念创新,并不断更新评估标准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研究的动态发展。杨洁勉重点剖析了国别专业与国别方向的不同发展路径。国别专业注重“广种薄收”,强调研究范围的广度和综合性,追求多元视角下的全面理解。而国别方向则更倾向于“精耕细作”,依托外语学科基础,对特定国家或区域进行深度聚焦研究。

讲座现场

面对两种路径的特点,杨洁勉提出了协同融合的发展思路。从学校、学院、个人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指出,实现这一目标需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兼顾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双向互动。

提问交流环节

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分别就区域国别学学科的相关问题与踊跃提问,杨洁勉逐一解答

讲座合影

初审:谭珺如

复审:韩永辉

终审:袁薇佳




下一条:我院举行区域融通午餐会第3期:从学术到政策